九宮坑道位置圖


坑道的北邊入口


從坑道內向外可看到對岸的水頭

了九宮碼頭,往前走上階梯,至國家公園烈嶼遊客中心旁,即可走進九宮坑道。九宮坑道又稱為四維坑道,位於小金門東南方,介於九宮與四維(羅厝)之間海岸岬角,此巨型的花崗岬角礁岩,是戰時重要的地下運補碼頭,一方面防禦水道水域的安全,一方面可作為小艇地下坑道的天然堅固掩體。

    花崗岩下開挖出來的坑道,由於必須考量船隻行運的機動性與便利性,因此必須多開支道以供船隻迴轉,而貫穿整個花崗岩磐岬角的九宮坑道整體如雙「丁」字型,全長有790公尺,最寬處15公尺、高11.5公尺,總計包含5個副坑道以及4個出入口,規模比翟山坑道大了一倍有餘。

    坑道在戰時最主要的功能, 就是作為運補的用途。而這海陸坑道的建造,是考量在戰爭時,露天在沙灘上進行的運補,毫無掩護,恐將受對岸火炮襲擊,為了避免造成人員物資的重大損失,於是建造一條從海上直達山腹內的水道,上頭有堅硬的花崗石阻擋,讓補給小艇得以停泊在山腹內進行補給,運補完成,有效減少靜止時曝露在敵火下的時間,如此便萬無一失了;八二三砲戰後,九宮坑道發揮了很大的功能,快速運輸補給,不讓中共有炮轟的機會,到現在則成為一項偉大的戰後史蹟。

    坑道口可以欣賞花崗岩地質,走入坑道,更顯的驚心動魄!當時這些坑道,都是先以炸藥炸開一點小洞,再由人工將碎石一塊塊搬出,之後再炸、再搬出,士兵們不計血汗地開鑿質地堅硬的花崗岩,坑道內部展示的開鑿坑道的專用工具,生動的士兵雕像,及坑道裡岩塊的鑿痕,處處讓人深刻感受到當初開鑿的辛苦。

    若在傍晚時分前來,羅厝坑道口還可看見夕陽餘暉映在坑道水面上所帶起的炫麗光影,在讚嘆坑道鬼斧神工的傑作後,也欣賞這柔美的日暮。

 

   
坑道的南邊出口
     

 


主坑道的入口處

坑道內採「雙丁」字型建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