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金樹先生的紙糊

1938年生
    金門烈嶼雙口人

經歷:民防自衛隊中隊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烈嶼鄉鄉民代表(第一、二、五、六屆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烈嶼鄉調解委員會委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門縣政府民俗改良委員會委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金門縣老人推展委員會委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林村上苑歌仔戲化妝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西口國小 第一屆家長會會長

   

林金樹烈嶼雙口人,其父林典先生為地區早期道士,早年學藝於林昭造(林坐)先生,1980年林昭造先生過世後,正式經手糊紙工作,至今以有十多年的時間。

林德典(林典)先生士林金樹之父

     「燒紙人」是中國古代習俗演化而來的,殷商時代有活人、馬等陪葬的習俗。到了漢、唐時代,由於用活人來陪葬,未免太殘忍,於是改用泥人,如陶俑、明器等。唐代以後,紙發明出來,便用紙人代替了陶俑,於是燒紙人的習俗一直留傳至今。
     用細竹棒做古骨架,棉紙條加漿糊來固定接頭,然後糊上白紙或彩色紙,再剪些彩紙空花圖案貼上去,或用紙塑造成立體的形來,人的頭部先預鑄好,各種年齡的男女大小形狀具齊,古人,今人表情動作栩栩如生。具有民族的特色。
紙是中國人發明,引用既早且廣,竹是中國各地都有,便宜且適用。由這兩種材料,加上中國人林蔡款----林金樹之妻天生愛好裝飾和創造,「紙糊」(臺灣稱號)才成為年節、婚喪喜慶最經濟而美的點綴。
這種具有雕塑的立體造型,色彩的配調,加上剪紙的平面造型,繪畫的補充,現在還有電動的如「動態藝術」,用燈光的「光藝術」成份(如走馬燈即是)是一種綜合的表現。由於印刷術的發達,現在紙上的花紋圖案全是印好貼上便得,已無昔日用手剪的紙富於藝術趣味。現在臺灣民間藝術的造形,漸漸流入寫實風格,如元宵節的花燈,不管是動物、人物、飛機、都缺乏傳統的想像力,只是一味的求像而已。也使喪家供的靈屋愈演愈煩雜而龐大,珠光寶氣般炫耀著,有些漸漸採用綢緞來替代紙,這是商人迎合滿足顧客的奢侈慾而作的改變。
        慎終追遠的觀念,一直深植在國人的心中。不僅具有道德教化的功效;而且,人死則靈,敬祀鬼神,以祈福壽平安,也一直是民俗中重要的部分。
         在祭典儀式中,除了安排的供品之外,再加上一些紙糊的冥器,更增顯隆重的氣氛。
依照金門的習俗,一般「糊紙」使用的場合,大致可分成三類:一是歲時祭神;二是喜慶節日;三是弔喪禮儀。但是,一般而言,用在喜慶祭典中較少;用在弔喪禮儀中,則較佔多數。
        從許多民間信仰儀式中,經常會發展出相當精細的文化;像是在喪禮中會見到的「糊紙屋」,不僅是宗教儀式用具之一,更是精巧的工藝品,同時從縮小的房子裡,也能看到人們生活變化的縮影。
        佛教和道教都會用到糊紙,但以道教較多,是做法事時重要的「道具」,因此要做些什麼,完全是配合道師的要求,像是小紙人、紙剪刀、紙鏡子之類 。同時也會因應不同場合,有不同的主題。
         喪事時用的糊紙用品,最為人熟知的就是「糊紙屋」了,把一棟精緻「豪宅」燒給往生的人,希望他在陰間也能過著舒適無虞的日子 ,是訂做紙糊屋的人最主要的心意,當然只有偌大的房子不免寂寥,因此也經常有人將紙糊成的觀音大士、二十四孝、金童玉女等角色人物一起燒給往生者,希望他在陰間能過得平安又有伴。
        普渡時要做的紙糊品,一個是「觀音山 」,其中要有看起來很兇猛的大士 ,據說是因為七月惡鬼多,平常慈祥的觀音就要扮成更惡形的樣子,才能鎮得住這些好兄弟,另一個是「沐浴亭」,內有紙臉盆 、紙浴缸,給好兄弟吃飯前洗臉沐浴用;而廟宇建醮時糊的就不是一般房子而是寺廟,而且主角是天庭官將、佛教的四大金剛,或是道教的十二獸、七十二地煞、三十六官將……,次序、形態、哪位神明要乘坐在什麼獸身上,雷公、風神、巫師各自站在什麼位置,都有一定的規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