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、 生平事蹟
林習山,字爾登,號簡初,行七。烈嶼東林人,生於明神宗萬曆丙午(三十四年,公元一六○六年)四月廿二日。
明隆武二年(公元一六四六年),鄭芝龍將降清,成功諫阻不聽,遂率所部屯駐金門,習山附之,是年十二月朔,成功大會明文武群臣於烈嶼,誓言效忠明室,並定盟恢復。越年七月,成功以洪政、陳輝為左右先鋒鎮,楊才、張俊為親丁鎮,郭泰、余寬為左右護鎮,林習山為樓船鎮。柯宸樞、楊朝為參軍。杜輝為協理,訓練士卒,整編船隻,往來島嶼,待時而動。
永曆二年(清順治五年,公元一六四八年)閏三月,習山任右衝鎮,與杜輝等隨成功,攻克同安。
永曆四年,習山卸右衝鎮職,由副將甘輝接充,三月,成功入潮陽,令洪旭(金門后豐港人)駐鎮徵輸轉運,令習山鎮達濠(汕頭附近一小島),是年黃海在達濠欲叛,事蹟敗露,成功令習山襲殺之,習山宥其餘黨,分配各鎮。
永曆五年四月,施琅忤成功,頗出怨聲,與弟顯愈無所忌,五月,成功遂令羈琅及其父大宣與其弟顯,將置之法,交習山禁押,習山交其副將吳芳監守,吳芳看守不嚴,竟被施琅狡計脫逃,渡海投清。成功因習山歷年戰功累累,免其罪,調職,是月,成功率眾入漳之南溪,習山仍參與戰役。
永曆六年,成功收海澄、長泰,四月,成功親督師攻漳州,兵眾雲集,設二十八宿營,以習山鎮井宿。
永曆八年七月,習山受封忠定伯。屢次隨各鎮征伐,及永曆十三年(己亥,清順治十六年,公元一六五九年)春,隨成功攻南京,習山隨同成功屯嶽廟山,被砲襲陣亡,時為二月二十二日,卒年五十四,越年歸葬廈門嘉禾山廿四都衡厝鄉,御賜祭葬。
乙、 遺蹟考證
習山故居:習山誕生處:古屋仍在東林,今編為東林村六十二號。
畫 像:習山及夫人畫像一幅,長約一公尺四十公分,寬約五十公分,尚存其裔孫處,畫上額題「大明欽賜祭葬少師忠定柏林習山暨元
配王氏一品夫人」。
宗族淵源:習山先祖於元末由泉州田中村遷來東林,始祖中茂字五才,六世有可棟者,名金波,明嘉靖甲午鄉進士,歷任沔陽牧、太平
知府、河南伊王府左長史、進階太子少保中順大夫。東林林氏宗祠大門楹聯:「六世京師文相國,九傳伯爵武軍門」,即指可
棟與習山也。
練 馬 場:兩處,一在洋厝山,一在烈嶼太武。
洗 馬 湖:在東林南海濱,今濬修題為習山湖,附近用地約六十四市畝,原為可棟以餘俸所置田,以惠其族,今為樹林,尚未墾耕。
金門先賢錄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編印
![](../images/top01.gif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