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氏源由堂號與燈號東林柱別大門楹聯鄉賢耆老歷史印痕



東林林氏燈號---忠順大夫

 

西河衍派
        林氏始祖比干公遇難時,正妃媯氏甫孕三月,恐禍及,遂攜婢四人避難於牧野長林之中,及期于石室中產一男取名泉。周武王得天下,彰表比干忠烈,召其夫人及遺孤,。因泉生於長林石室,賜姓林名堅,拜為大夫,食采清河。後命為三監,移封博陵公,子孫昌盛,支派播及九州。堅公誕於淇水,地處古黃河之西,該地古稱西河,故林姓稱「西河衍派」,社團組織稱「西河堂」。
堂聯:西林誕育 存孤實抗回天義
河朔受封 報國常懷貫日忠 林樹丹 「內外林姓源流」

九牧傳芳
閩林十六世披公,唐天寶十一年登第,官臨汀別駕,有德政名聞闕下。披生九子:葦、藻、著、薦、曄、蘊、蒙、邁、蔇皆登第,均任刺史,世稱「唐九牧」,閩林披公、尊公派下,均稱「九牧傳芳」。
堂聯:唐代兄弟九刺史
宋朝父子十知州 林樹丹 「內外林姓源流」

忠孝堂
宋仁宗嘉祐六年,侍御史林悅請歸祭掃祖墳。仁宗問曰:「卿名家殷少師苗裔,家乘可得見乎。」悅祖即取族譜進閱。數日,仁宗御書「忠孝」二字於譜首。又賜詩二首:
【壹】
長林派出下邳先,移入閩邦遠更延;
忠孝有聲天地老,古今無數子弟賢;
故家喬本蟠根大,深谷猗蘭奕葉鮮;
上下相承同紀載,二千年後萬千年。
【貳】
蒲郡卿家名望族,三元而下爵王公;
存孤實抗回天節,報國常慮貫日忠;
德潤丰姿人有異,光增譜牒世無同;
古今記載難窮盡,一代強如一代隆。
林氏後嗣以「忠孝有聲天地老,古今無數子弟賢」為家訓並自勉「忠孝傳家」,「忠孝堂」即源于此。 林樹丹 「內外林姓源流」
 


       燈號乃紀念先人曾為高官顯要,用示光宗耀祖,並藉以期勉子孫效法。東林林氏男丁結婚時,需新製「子婿灯」一對,燈上書有燈號以示傳承。

東林林氏各柱燈號:

1. 忠順大夫:此燈號係指東林林氏第六世祖林可棟之任官。林可棟字金坡,明嘉靖甲午鄉進士。歷任沔陽牧、太平知府、河南伊王府左長史、進階太子少保中順大夫。該燈號東林林氏各柱通用。

2. 少師忠定伯:此燈號係指東林林氏第九世祖林習山之爵位。林習山字爾登,號簡初,生於明神宗萬曆丙午年四月二十二日。明隆武二年,鄭成功屯駐於金,是年十二月朔,鄭成功會師大明文武群臣於烈嶼吳山,鄭成功任林習山為樓船鎮,訓練士卒,整編船艦,往來島嶼,枕戈待發復山河。永曆二年,林習山任右衝鎮,並克同安,永曆四年改鎮達濠。永曆六年,林習山改鎮井宿,屢建軍功。永曆八年八月七日,林習山受封為「忠定伯」,此即「少師忠定伯」燈號之源由。該燈號屬三柱伯爺專用。

3. 文武世家:該燈號係指其兄弟曾為高官顯要,該燈號屬大、小五柱用之。
 


東林林氏家戶『子婿燈』之掛式


東林林氏燈號---忠順大夫

東林伯爵栓燈號---少帥忠定伯

林氏九龍祖譜
 

林氏源由堂號與燈號東林柱別大門楹聯鄉賢耆老歷史印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