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門為閩南文化的原鄉,敬天思想,好巫信鬼,泛靈崇拜十分普遍,構,成社會的神明觀,重視報本返始的道德。敬天思想,是認為天乃宇宙的主宰者,對萬物具有強大的統治力,換言之天是萬物的根源,也是世間的絕對權威者。然而天無形體,其存在源於人的「信念」,相信冥冥中有一至高無上的神力。天意的具體表現,一是「作之君」認為天下應由一位聖明之人統治,此人即「天子」,故中國皇帝為使皇權合法化
,均自認為「天子」,以取得替天行道,統治萬民的合法權利;二是「具體化」把意象的「天」具體化為
「玉皇大帝」,俗稱「天公」,是宇宙問最高的至上神,其下尚有各種神明,職司宇宙間各個部門的事物,例如職司文運的有文昌帝君;職司農業為神農大帝;職司營建的有魯班先師;職司司法的有城隍爺等等。好巫信鬼,泛靈崇拜,源自對宇宙萬物生滅的見解和倫理道
德觀念,認為宇宙萬物皆有靈性,人死後肉體雖然腐化不存,但靈魂依然存在宇宙之間,在悲天悲人報本反始的倫理觀念下,事死如事生,應為死後的亡魂作好安置,並加以弔祭奉祀,使其與人們相處和諧,藉以保境安民,庇佑黎庶,不致成陰曹地府中的遊魂,作祟降災,肆虐人們,所以金門聚落,到處建有王爺廟、萬善祠等等民間信仰,而有「無廟不成村」之俗諺,成為金門信仰特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