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料
 


 歷史的舞台上,金門其實是不寂寞的。漢朝時代,武帝允許匈奴定居塞內,胡漢衝突漸漸升高,以致西晉末年,釀成五胡亂華之禍,由於中原地區動盪不安,中原庶民紛紛避禍南遷,因此定居金門的家族就有蘇、陳、吳、蔡、呂、顏六姓,此為金門有居民之始。其後唐朝時設牧馬區,「開浯恩主」陳淵任牧馬監,墾荒地為良田,化孤島為樂土;傳至南宋,金門蒙理學大師朱熹教化,居民因此知禮義、尚氣節,博得世代「海濱鄒魯」之美譽。宋元時代,因中土屢遭女真蒙古之兵火,遷居金門者為數眾多。金門由於海防險要,明朝江夏侯周德興、千戶俞大猷亦曾奉命屯兵金門抵禦倭寇,駐守軍人多有落籍金門者,金門人口為之大盛。明末,金門的重要戰略地位成了反清復明的基地,鄭氏與魯王的遺跡至今猶存。


 

  由於海島環境險惡,不易謀生;然數世以來,金門受禮教過化,文風興盛,金門人均持守刻苦耐勞,重義尚節之精神,提名金榜,榮登進士者不可勝數;由於金門各村落居民多是聚族而居,傳統閩南聚落遍布全島。然因地處海隅,金門的環境民風幾乎少為外人知悉,久不染塵俗,頗有處世外桃源之姿。事實上,金門的歷史幾度風雲際會,人文薈萃。

 

金門文化全紀錄:文化的載體 - 聚落與民居
導     演:唐振瑜
年     代:2007年
片     長:29分鐘
規     格:DVD
發     行:金門縣文化局


 

 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歲月痕跡

關於這座島

歷時性演變

    鄭成功與烈嶼

    地圖上的烈嶼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口述歷史